人生的課題《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2013年高中組 佳作
姓名:曾筱雯
學校:大灣高中 二年級

  不能預知的人生,是幸福的。但是可以預料的生命,難道就全然都是由不幸所堆砌起來的嗎,清代詩人袁枚曾經寫過這麼一首詩,詩中句子有云:「古來雖有死,好在不先知。」人的生命都有終結的時候,那些劫難或不幸始終等待著、潛伏著、跟隨著我們,幸運的是我們無法預知死亡的到來,所以活著的時候才能如此怡然自得、自在愜意。上述這些話與固然有其道理存在,但是卻不太適合套用在墨瑞的身上,因  為他已經從日漸纏綿的病榻中預期自己最後的結局,那就是「死亡」。
如果說驟然來臨的死亡令人措手不及,那麼至少當事人本身不會感覺到太多的痛苦,親人也許一時之間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打擊,但起碼彼此都不用受到長久的折磨;畢竟若是如同墨瑞的病情一般,不啻是在為自己抵達終點的時間倒數計時,這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家人而言都是一種酷刑,是一種摧殘。即便如此,墨瑞在知道自己距離死亡,也就是人生終點已經不遠時,他選擇勇敢的面對,並決定要抬頭挺胸地走過生與死之間的最後一道橋樑,以及留下生命的記述。同時,他更選擇給他的學生和世人上最後一門課,一門學習如何活在世上、如何對待死亡的課程,名為「生命的意義」。
  生而為人,難免會在生命中遭遇到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挫折,沒有人可以選擇讓自己永遠航行在風平浪靜、毫無暗礁的海域中,極其順遂地一路駛向生命的盡頭。然即使顛躓的路途無可避免,但是自身在面對難題的「態度」卻能夠加以調整,使其轉變成解決問題的力量。或許能圓滿而徹底的剷除障礙,也或許只能略微撫慰疲憊的心靈,無論如何「態度」是引導心境走向的關鍵因素,態度能決定一切。
  就拿宋朝的大文豪—蘇軾來說,屢遭貶謫、仕宦之途充滿困蹇的他,明明前朝滿佈荊棘、宦運坎坷至毫無轉圜的餘地,蘇軾仍然坦蕩自如、超然自得,絲毫不畏惡劣環境所苦,身陷這般令人灰心喪志的境地卻不受外在束縛,這樣怡然的態度充分表現在他的作品《定風波》這一闕詞中。以手拄著竹杖、腳下穿著芒鞋在煙雨中行走的從容意態、野懷幽趣,閒適飄逸而瀟灑的性格表露無遺,我尤其喜愛《定風波》這一闕詞的最後一句,蘇軾是這樣說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他以寧定而沉靜的態度面對橫亙在自己眼前的挑戰,即使要他披著蓑衣就這麼在煙雨中過一生,想必蘇軾也願意並且心中無所畏懼,如此超拔脫俗的精神及態度,著實令我發自內心、由衷的敬佩。更遑論墨瑞是與自身的病魔及痛苦奮鬥,卻還能不失其樂觀的心態,這更是令人肅然起敬;而且即便墨瑞也曾經因為懷有束手無策的念頭而引發情緒的低潮,他仍舊秉持著堅定的信念,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面對日常。在墨瑞的十四堂課裡頭可以知道他的確是以最真實而真誠開朗的態度來生活,而不是意志消沉的細數自己還剩下多少日子可活。
在面對考驗的時候,態度確實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心態的調適也同樣能左右棋局,正如英國米特福德家族的么女、黛柏拉德文郡公爵夫人曾經說過:「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逃避不了的,日子也必須如常的過下去。無論在最嚴肅或最悲傷的時刻,謝天謝地,我都還記得該如何笑看人生!」墨瑞也是一樣,他誠實地看著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脆弱與哀傷,承認自己對人世的眷戀不捨,但他掙脫這些情緒的束縛,展現出洞澈人生之後的清明與安靜,並且帶著幽默感。
  我認為墨瑞想傳達給我們一些訊息:不是一定要等到遍體鱗傷才能夠領悟出人生的道理,有些人的生命就好似蚌承受著沙粒的折磨,逐漸把痛苦培養成一顆顆光彩奪目的珍珠,如果我們懂得欣賞他的珍珠,便是上了人生寶貴的一課。墨瑞曾經問過自己:「我是要日漸萎靡不振,或是要善加利用時間呢?」既然身為人終究不免一死,也許他可以研究死亡,把它當作是一本活教材。正因為人生不可能重來,更使得有限的生命成為一項嚴肅的研究課題,畢竟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生活品質的好壞,生命的價值也並非體現在活的長久或短暫,生命的成就不是由年歲的增加來論定,而是取決於對社會的貢獻,以及在有限的時光裡自己能對社會產生多少的影響力。
  叔本華曾經說過:「死為物質生命的最後,而不是自己存在的最後。」而墨瑞正因為了解到:生命的本質元就蘊含著死亡,有生就會有死,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也是讓生命發展循環不已的過程;而生是自然,死也並非意外,本屬人生的必然經歷,應坦然面對與接受,把死視之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環。也因為墨瑞已經領悟到:對於已經開始了的人生若沒有死亡相隨,是不可能畫上圓滿的句點的。所以墨瑞才能面帶笑容地迎接人生中最後、也是最為艱難的考驗,甚至在痛苦的環境中仍有餘暇照顧到身旁的人、事、物,帶給親友們無限的溫暖,也在親友們的心中深刻地留下與他一同經歷過的、無可取代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