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孩子》

2008年國中組 佳作
姓名:郭 紘
學校:台南縣歸仁鄉/歸仁國中 二年級

一只參加過大賽的藍風箏靜靜地落在阿富汗鋪著薄霜的地面……。
  《追風箏的孩子》起筆便是如此寧靜,如此懾人心魂,在平凡中顯出獨特的魅力,寫實白描地陳述著阿富汗。我想當時阿米爾和哈山可能也像我們一般無憂,故事中兩人雖是哈札拉和普什圖敵對的立場,卻仍在主僕身分中培養深厚的友誼。
  阿米爾愛哈山勝過任何人,但他卻背叛了哈山,那天,他們一如往常在無花果樹下嬉戲,和之後招致嚴重的挑釁。哈山在主人受脅迫時挺身而出,使對方知難而退,但不久後死對頭逮住機會在風箏大賽後狠狠地羞辱著他。阿米爾在目睹同伴慘狀後棄之不理,從哈山受苦難的那條街返身離去,將他倆堅貞友情拋在腦後。之後的每一個日子裡,他始終帶著悔恨和疚責,他始終無法面對那忠誠而亳無抱怨的目光。一個  人能帶著如此沉重的包袱來面對他身旁至親之人嗎?
  這偽裝的生活沒持續多久,內戰爆發了。人民望著被戰火摧殘的故土而倉皇逃離了。從此阿米爾遠渡重洋,到了如同玫瑰般綻放生命的美國,與袓國的一切一切脫節,彷彿閉眼不見,過往如夢──人們總是如此麻醉自己。
  直至老友的一通近訊,在回鄉的縈念和對哈山的牽掛,才使所有如宿命般又連接了起來。阿米爾重回面目全非的家園,才驚覺昔日陰影和友情之間的贖罪是他不可避免的歷程,在隆隆槍炮聲裡才體認到兩人多年友誼的真諦!
  「解鈴還需繫鈴人」,在緩緩上空的各色風箏中,不只是寄託了操線者的希望,也寄託了千種萬般情感,人生或許有悲歡離合,但像作者如老匠人將「故事」這只「風箏」操弄得當,使最後重歸那熟悉無比的場景,也使我們經歷如斯的傷痛以及救贖。
  我俯身從地上撿了那只藍風箏,又接上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