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聲音的力量《父親的手》

2012年國中組  第五名
姓名:陳品安
學校:新北市漳和國中 一年級

  作者──麥倫的第一語言是無聲的手語,第二語言才是有聲的語言;因為他擁有失聰的父母,而他卻是聽覺正常的人,自然成為父母與外界溝通的橋樑。因為雙親都是聽障,所以常常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但麥倫不想讓父母知道,只好把心中的不滿、憤怒全都深深埋藏,獨自承受,就怕傷了父母的心。
  從小到大,親子間的語言只有手語,因為難於表現情緒,所以常有誇張的肢體動作惹得父子倆哈哈大笑;這時旁人也會跟著笑,作者幼年時以為旁人也是因為這些肢體動作而發笑,長大了,才知道其他人是在笑他有一個聽不見的爸爸。我覺得旁人訕笑的行為真的很過分:孩子不能選擇他的父母,不該用異樣眼光評論他,至少,他們是快樂的。雖然作者一度想過為什麼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但他仍深愛著他的家人,家人也在他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和支持,即使他們知道自己的小孩能力不如他人,仍無止盡地付出。我覺得一個家庭中的成員能不求回報的付出,而且不管彼此間的歧異與不完美,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不顧他人眼光,這就是我的父母!他們跟別人一樣,只是聽不見而已!我喜歡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更勝於其他所有事物!」──這種愛,看似理所當然;然而現代社會中卻非人人皆可享有。現在許多孩子沒有家人完善的照顧而徬徨茫然;或是來不及大聲說出愛;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終生之憾。麥倫的父母雖有缺陷,但親子之間卻能互相扶持,誰又能說這個家庭該被歧視呢?
  我有個表弟,罹患一種先天性罕見疾病,此病症會使一個人隨著年紀增加,視力逐漸退化至完全失明,脖子變得很黑,感覺好像永遠都洗不乾淨,還會有異於常人的體型。一開始,我一見到他就排擠,害怕他靠近我,甚至看到他就覺得厭煩,但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姐姐,對他十分好,不會因為他跟別人不一樣就厭惡他,反倒十分愛護他,就算他再怎麼的不禮貌、粗魯,他依舊是她最寶貝的弟弟,這讓我反省了一番,他的姐姐都可以接納他了,而且還住在一起,我這個久久才見一次面的人,怎麼可以因為一個人的外表及缺陷,就排擠一個人呢?
  看完這本書,麥倫一家人的愛和他對父母親的愛讓我很感動,不只因為這是一個真實故事,而是這個家庭完全沒有悲觀的感受,勇敢活在這冷漠的世界裡面。作者小時候雖然覺得成為對外界的溝通橋樑很辛苦,還要絞盡腦汁地回答父親對聲音層出不窮的提問,更要夾在親人與外人之間,面對整個世界對聾人的誤解與侮慢。然而,儘管曾因不堪重擔而疲憊怨懟、也因目睹失聰者不被理解的憤怒而無力沮喪,卻仍堅持下去,從這點我看到麥倫對家人那無私的愛是非常可貴的,不怕挫折,反而越挫越勇,無怨無悔的對家人付出。
  在來回轉譯有聲訊息和無聲手形的過程中,麥倫找到了另一種超越聲音的語言力量,就是父母對他的摯愛。而面對這對失聰者冷漠的世界,作者的父親說:「我是活在聽人世界裡的聾人,我必須不斷向他們證明我也是個人,就像他們一樣,甚至比他們更好。」不管怎樣,「人生而平等」,聾人也是人啊!他們也該擁有一個人的尊嚴、權利與自由,不該被輕視。這讓我體會到,不該對那些跟我們不一樣的人產生異樣眼光。身障者需要的,與其說是「幫助」,倒不如說是「平等的尊重」;當你完全忽略了他的「特別」,把他當成一個普通人般自在地對待,才是真正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