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來的不只是歷史

2019 國小組 第四名
姓名:林宸潔
學校:台中市內新國小五年二班

吃出來的不只是歷史

        吃,絕對是我們第一個社會行為。「在法國飲食,主要的目的仍然單純是為了愉悅自己與他人。」法國的藍帶總監這樣說。義大利美食家說:「飲食在義大利代表著愛,其次才是營養價值、歷史文化和享受。」這都說明了食物如同我們的國籍符號,而’我們藉由飲食表達身分和地位,也因為身份和地位決定飲食。

        我是在家自學生,我們自組了史學課和節氣課。去年我們以台灣史為主,從研究荷西時期以來近四百年的飲食變遷,知道飲食材料會因為政權交替和全球化的貿易,滲透文化障礙,促成台灣的飲食國際化。例如荷蘭引進的黃牛,在光復後的農業機器化和美援大量麵粉後,結合外省烹飪方式,變成台灣引以為傲的「牛肉麵」文化。而台灣過去聚餐的花廳和酒樓,因為日治而有了情色,又因美援蓬勃發展,這就是人和人和歷史和社會 的文化變遷。

        今年開始西洋史,討論了「農業大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是對平民百姓並不友善。 西元三萬年前,人類和其他的人族大概有六種,在飲食都是會煮食但不會烹調,沒有明顯的差別,大概都是撿拾各種的果實,採集昆蟲、蛋,或者是捕殺一些小型動物來維生。 後來智人逐漸能夠利用環境中的石頭、骨頭、樹木等製作器物,擴大食物範圍內容,然後更發明處理穀物作物的方式,徹底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內容。

        在西方古代的飲食,認為各個階級都該嚴守本分吃自己的食物。穀物成為必須上繳的稅金,烹煮發酵的蔬果和五穀要現祭神明,再由神官按照階級分發,使得廚房需要大量奴隸,也就是法老王在經歷十災時,仍然不允許女奴離開的原因。甚至西方在十九世紀前,只有貴華的高級料理和貧窮百姓的粗茶淡飯,直到「麵包和牛肉」的盎格魯料理因為政治擴張而席捲歐洲。

        我印象中的j西方古代皇家廚房是骯髒的食品加工區,而東方御膳房則是腦力激盪的備餐空間。「皇上吃什麼」這本書,有點像「餐桌說故事」的概念,我預期的民族料理著墨很少。可能是作者參考嵯峨浩(末代福晉)的著作,專注於清宮飲食平民化,讓人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慨。

        書裡說到溥儀皇帝跟婉容皇后吃過御廚「改良」過的番菜並不喜歡,但景德鎮還是特別為皇室燒製了一套白地紫龍紋飾的西餐套件。但是他們後來到天津租界,就愛上西方的富麗堂皇和文明方便,從此非西餐不歡。其實撇開時局悲劇,他們可以攜手去餐館用餐是幸福的,古時候的皇帝可都是一個人稱孤道寡的獨自吃飯!

        有一部電影「麒麟之舌」,講到二戰前的日本廚師去滿洲國,想用料理散播和平散播愛,結果被軍方利用來籌劃政治陰謀。在台灣史裡也有因為二戰末期採食物配給,造成黑市交易和台灣本土菜色崛起,使得皇民政策後的台灣人,可以藉由供應食物而地位提升。這就是市場、權力、權力和飲食的角逐戰。

        我很慶幸活在現代,要吃什麼不用等皇帝賞賜、祭官分配或媽祖托夢,吃好吃普通不是看階級,而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選擇。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權利!所以我們應該不緬懷誇大過去的料理,致力挑戰現代料理的不完美,努力解決糧食和新營養的難題,將有尊嚴的選擇權推向世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