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牆之隔,隔出人間與地獄

2022 高中組 第三名
姓名:吳意梵
學校:嘉義縣縣立竹崎高中 高三和班
書名:做工的人

生活周遭常見的鐵板綠牆,不厚甚至脆弱,卻將殘酷的現實與美好的人間狠狠區隔,因為不了解工地事務及社會風氣的帶動下,各式各樣的歧視,從未在做工的人身上消失,薄薄的一本「做工的人」,道盡了作者所看見的最底層勞動者的心酸,也極大的衝擊了我原本對於許多事情的認知。

「做工的人」由工地「八嘎囧」為首篇開頭,敘寫出被現今教育制度所放棄的年輕人與宮廟文化另類的連結及所謂的「兄弟義氣」,宮廟文化承載著在地社區的傳統文化,透過作者不同角度的分析,這些工地「八嘎囧」,其實才是真正支撐在地傳承的力量,改變了我對於工地「八嘎囧」原先的看法及認知,工地「八嘎囧」不被社會所接受,但他們擁有自己獨有的面對社會的方式,他們的人生或許是主流認定的粗糙,可在他們自己的人生中,他們卻活出自己的精采,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之下,書中所提到的工人故事,或多或少都帶著一點莫可奈何、只能屈從的狀況發生,書中大篇幅的描寫底層女性勞動者的故事,「工地大嫂、台灣媳婦、茶室姊妹、虧檳榔……」等等的章節,各自寫出了從工人媳婦到外籍配偶、外籍移工再到檳榔西施等身分的職場環境,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女性外籍移工說出「會來到工地工作是因為工地不會有人色瞇瞇的看著她」,讓我認知到原來在台灣某些角落對於女性外籍移工的輕視遠比我所能想像的嚴重。

書中另一個重點,放在警察與工人之間的衝突,因為各自觀念的不同及權力的極大差距,讓警察對於工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友好的存在,一張輕易開出的罰單,金額有可能就是一個工人一天的薪資,更遑論過度執法時,鉅額的罰單,對於一個工作領日薪,整月薪水可能只能滿足簡單溫飽的工人來說,會是多大的生活壓力,工人族群大多未有完整的法律知識,所以也無法利用法律保護自己,只能認命的收下刑責,這樣的循環往復下來,工人對於社會的認同與支持並不積極甚至是厭惡,文中最為諷刺的是「依法辦理」這個名詞,「依法辦理」的「法」,應為保護人民的法律,但對於工人來說,卻是他們最痛恨的規範。

書中還有一部份寫出了屬於工人的貼心與同理心,在面對台灣嚴重壓榨外籍移工的時期,會有師傅級別的工人自發性教導外籍移工專業的技術,讓外籍移工能夠成為擁有一技之長的工人,擁有較好的薪資待遇,在面對便利商店店員時,工人會為了不造成店員的麻煩,進店前先脫下工作一天沾滿泥沙的鞋子,再走進商店購買物品,用書中一句話概括就是「做工的心疼做工的」,工人會因心疼店員,脫鞋進入店家,是我從未想過的行為,對比新聞上穿著光鮮亮麗,但行為奧客的客人,工人擁有比他們更好的品德。

工人就像蓮藕一般,生存於淤泥之中,但內裡仍保有屬於自己的那一抹白色,或許白色有孔洞,但顏色依舊不變且默默地期待著自己人生有一天也能開出美麗的蓮花,不求「出淤泥而不染」,但至少能有掙脫汙泥看見新人生的機會,「做工的人」讓我走入了與我的生活擁有極大差異的世界,了解了更多的人生觀點,學會站在更多不同的角度,認知事情的樣貌,書中的殘酷現實,總讓我跟著書中人物一起糾結及難過,感受身為社會最底層勞動者的無奈,通過這些讓我猶如身歷其境的故事,我下定決心,未來我或許無法實際的去改變工人的職場及薪資待遇,但在每一次有關工人的爭議或新聞出現時,我會客觀的理解事情,再來判斷事情的是非對錯並在工人族群需要有人發聲、聲援時,勇敢的站出來,也會在遇到真正的工人時,對他們報以更多的尊重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