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peful hope in placeless place《不在他方》

高中組 佳 作
姓名:金孟翰
學校:台中二中 一年九班

  時間的銀絲包圍著記憶的沙漏,層層疊疊,編織成一張細密的網,過篩、濾清,留下那些所謂的純粹,雖如晨霧之稀,卻格外芬芳;意外醉人。零碎、游離的世界風貌存在於此時此刻的存在,在我面前以完整的面貌重新定義自己的座標,詮釋自身的靈魂。
  ?弦的<如歌的行板>之於蕭邦的<幻想即興曲>就如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之於克萊曼第的<C大調奏鳴曲>。旅行的意義究竟是甚麼?在我看來,旅行就像在平凡的日子這塊空白畫布漆上多采多姿的顏色,如懷素的狂草,隨興揮灑,快意淋漓,當下就能綻放的美,是自由歌唱的冠羽畫眉,何須定義來囚箝它的自在呢?翻開書頁,隨著陳綺貞的筆尖,從哈瓦那寧靜的海港到史瓦濟蘭的橙紅黃昏與燦爛星空,越過地中海與阿爾卑斯山,漫步在巴黎的晚景,品嘗柏林溫暖可愛的人情,再見證了威尼斯的下沉與灑脫。風乾的意象在我面前膨脹、發酵,原本輕盈的日常,卻如詩地蘊含了飽滿巨大的畫面,靈動間夾雜深層的印刻,充滿蒙太奇般的鏡頭對調,我深深感受到一種柔軟、充滿同理心的「讓眼球轉動的小肌肉」。
  有一天,海浪決定和貝殼說話,沒有預兆,就像一個人繞過街角被柳樹垂下的絲?輕拂過臉頰,像宇宙深處一閃而過的星輝。一小塊的偶然,在時光的沖刷、曝曬之下,經由人們的巧手塑成了各自的旅行、創作,和一首首自己最珍視的,用生命譜成的小詩。在<聲音採集計畫>中,陳綺貞手舉著一支麥克風收音器,踏過台北早晨的街道,爬上九份的山丘,聆聽、蒐集著雖對身為台北人的自己熟悉卻早已遺忘已久的各種聲音;各種在必然中發生的偶然,也許台北-這個睿智的老人,早已在某個時刻,得知這位深愛著自己的詩人,要在這天用她的雙耳核和心,重拾這片土地的脈動,如一片漂泊枯葉,歡慶自己即將在最為熟悉的樹根上,展開重生。
  「他方」,在閱讀過程中一直讓我反覆思量的這個詞,似乎是指涉一個無根、不確定的所在,倘若無法定義、無法標示,不在他方應是代表此時此地。在<日常生活>中,當行走過從哈瓦那到巴黎的諸多城市時,陳綺貞最懷念的,卻是自己台北住家旁的早餐店,那裏沒有巴黎的浪漫知性;也沒有柏林嚴謹繁複卻具體的精神,毫不拖延的俐落,是一個「準備好戰鬥,裝上彈匣的場所」。不管到了多遠的他方,心仍追尋著初始的純粹,有著行動的勇氣,這想法是讓現在開始轉動的齒輪,是譜成生命,這個由不停的追求所交織而成的綺麗詩篇的基調。
  過去萊特兄弟在第一次試飛成功時下的眼淚,不是因為滿心的成就感,而是發現自己也正在飛。在生活中,我可曾迷失過?還是我誤以為自己失去方向,被眼前的障礙遮蔽了雙眼?一片在雨點中落下的花瓣,在空中旋轉飛舞著,不管經過多少次的迴旋,或被風吹偏了方向,它終能落在當初孕育它的地方,生命的追求亦然,當我正困惑著自身的歸依,這本探索現在的書能告訴我是誰,告訴我我的心不再他方,就在此時此刻,這個夢想的起點。